小心身體疲勞信號
大城市的人,會更容易感到疲勞么?

無論居住地為何地,都有超五成調查者認為“大城市壓力更大”而不認同“疲憊感是因人而異,與城市無關”。而且,隨著居住城市綜合級別的升高,贊同“大城市大壓力”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一、二城市的用戶(81.03%)也更容易認為自己的壓力遠大于三四線的被調查者。這種現(xiàn)象或許與近些年媒體對“大城市壓力”大量報道有一定關系。不過,疲勞不會因地而異,一旦出現(xiàn)疲勞癥狀,無論身處何處,都應積極調解,不能輕視。
[詳細]你更傾向于選擇哪種方式來解疲?

不同年齡段選擇解疲方式差異不大,除了通過自身調節(jié)外,每個年齡段都有近三成調查者愿意借助外部工具來幫助緩解疲勞(購買保健品、使用按摩工具等)。在使用外部工具的人群中,相比于使用藥物治理,人們更傾向選擇專業(yè)按摩產品,其中,36-50歲年齡層選擇按摩產品的比例(8.00%)大于其他年齡層選擇同類方法的比例。畢竟,相比于運功、旅游等體力活動,按摩產品不僅耗能較少,還能隨時隨地享受,更適合中老年人。
[詳細]身體哪個部位最容易感到疲勞?

頭昏腦漲、眼睛干澀、腰酸背痛,不同部位都會反映身體的疲勞狀態(tài)。在“感知疲勞部位”的調查中,男女體驗是存在性別差異的。相比于眼、腿等身體部位,男性用戶“大腦疲勞”最為明顯,該數(shù)據(jù)為34.80%;女性用戶最為突出的是“腰膀疲勞,腰酸背痛,肩頸緊張”,該比例高達39.36%。與此同時,仍有超三成女性會“腦疲勞”,此數(shù)據(jù)與男性并無明顯差距。現(xiàn)代社會,女性在承擔精神壓力和腦力勞動之外,體力勞動的強度也逐漸提高,畢竟女性常常被要求家庭和工作兼顧。
[詳細]什么原因導致慢性疲勞?
一.不鍛煉身體
一項研究提示,一周保持三次的中等或低強度鍛煉,每次維持至少20分鐘,堅持6周后,可以明顯增加你的力量和持久力、幫助心血管系統(tǒng)更有效率地運轉。
二.沒睡好不規(guī)律的睡眠
一到放假,生活就沒規(guī)律了,熬夜看電影、打牌、玩游戲,然后白天睡上大半天。如果這樣,那么晚上睡不好也不是什么意外了。如果睡得太晚,即使早上可以睡到十點,也挽救不了不規(guī)律的睡眠帶來的疲憊。睡眠規(guī)律不能亂。
三.工作壓力大
過于追求完美;為了追求完美,會拼命地工作,從而付出得更多,使自己容易陷入疲勞中。一些不切實際、難以企及的目標導致自我滿足感越來越低,直到消失。那就給工作設定一個完成時間,然后嚴格遵守。
[詳細]造成你身體疲勞的原因是什么?

誰偷走了大家的健康能量?數(shù)據(jù)顯示,不同年齡段造成“身體疲勞因素”也會存在差異。“36歲以上”的調查者認為“年齡增長”是身體疲勞主要因素的比例最大,尤其是“50歲以上”,該群體中,有高達33.09%的用戶是因為“敗給歲月”。針對中老年人,緩解疲憊是刻不容緩的。在“18-35歲年齡層”中,有22.42%的調查者覺得“個人經濟與物質和精神需求之間的差距”是青年一代疲勞導火索,該數(shù)據(jù)高于其他因素所占比。另外,“學業(yè)過重”是目前“18歲以下”用戶的重要疲憊原因。總體來看,“學業(yè)”是少年疲勞主因,“歲月”是中老年人疲憊“導火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