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聚焦青年人才引育以及青年學生實習就業的核心需求,在全省上線“青燕歸巢”數字化應用平臺,助力高校畢業生無縫銜接職場。
眼下又到了畢業季,我區迎來大學生返鄉就業熱潮。近日,在西甜瓜科創園的溫室大棚里,剛入職不久的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學生陳英如正穿梭在瓜藤間修剪側枝。前段時間,她通過“青燕歸巢”數字化應用平臺,匹配到黃巖芯源農業有限公司開展暑期實習,今年一畢業,她將被這家公司錄用,從事她心儀的西瓜產業相關的農業科研工作。
“我喜歡這里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方面也能讓我安心留下來。”陳英如說。
而入職這家公司的,除了陳英如,還有其他六位大學畢業生。他們同樣通過“青燕歸巢”數字化應用平臺,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絲滑”跨越。
“以前聽別人說畢業后找工作競爭壓力很大,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很不容易,沒想到這次通過‘青燕歸巢’,我很快就找到了心儀的崗位,讓我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都能在這里得以實踐。”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學生沈昊煒表示。
作為我區破解“就業難”與“留人難”雙困局的創新實踐成果,“青燕歸巢”數字化應用平臺還依托團省委“浙里青年”和團市委“青省心”平臺,對接集教育、團委、高校、人社、人才辦、公安、住建、民政等多部門的數據資源,建設“人才庫”和“崗位庫”,實現崗位與人才供需的精準匹配,暢通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待業青年等實踐實習、就業創業通道。不僅如此,平臺還提供了職業規劃咨詢、崗位技能培訓課程、實時就業政策推送等一站式服務,讓畢業生不僅“有崗可就”,更能“就好崗、穩發展”,切實成為連接高校人才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智慧樞紐。
“這個平臺保證了我們大學生就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通過這個平臺,我們能夠實現對大學生就業全周期、全流程的跟蹤服務。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排摸崗位,同時做好宣傳服務,更好地引導本地大學生回家鄉實踐就業。”團區委副書記徐靈琳表示。
截至目前,“青燕歸巢”數字化應用平臺已在全省11個地市和109所高校全面推廣,累計注冊用戶34萬人,服務大學生142.8萬人次。在推動青年就業方面,成功鏈接企業6053家,其中黃巖企業231家,上線實習實踐崗位1433個,促進青年就業1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