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零點,余溫公路院橋支線項目全線通車,進一步完善了區域交通網絡。
當天下午,記者在該支線的帽峰尖隧道附近看到,新建的道路為雙向四車道,路面寬敞整潔,不斷有貨車、小轎車駛過。作為黃巖南部主要交通運輸干線之一,這條路的建成通車為群眾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
“我們平時經常會去路橋,以前需要從院路路走,那邊大貨車很多,車流量也大。現在這條路通車了之后,比原先要方便許多。”司機楊先生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工程是黃巖交通領域首個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由區交通運輸局實施,黃巖交旅集團出資代建,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項目自啟動建設以來,各相關單位通過技術攻關和團隊協作,成功攻克了一個個難題,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
“該項目于2020年的6月正式開工,2023年的10月完成了黃巖先行段的通車驗收,后行段于2024年10月份全部施工完成,實現全線貫通。”中交四航(臺州)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合約部經理李宏宇說。
余溫公路院橋支線項目全稱為“余姚至溫嶺公路黃巖北城至溫嶺澤國段院橋支線工程”,起點位于路橋區桐嶼街道下嶺村,終點為黃巖區院橋鎮金山村。路線全長約11.9公里,其中黃巖段長約10.5公里,主線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項目含兩座隧道,分別是長度超過1850米的帽峰尖分離式隧道和長度345米的岙里對連拱隧道,總投資達11.38億元。
“在交通設施智能化方面,布局了智能交通系統,包括智能監控攝像頭、車流量監測設備等,實現了對道路通行狀況的實時感知與動態調控。”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余溫公路院橋支線工程工程部負責人陳魏巍說。
作為浙江省規劃204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余溫公路院橋支線項目的建成通車完善了黃巖區干線公路網布局,提升了干線公路服務水平,同時促進了臺州區域融合,為沿線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