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寧溪鎮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以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深入踐行“六干”要求,以片區組團發展為突破口,聯動富山、嶼頭、上鄭等西部鄉鎮協同推進生態共富、文旅融合,以“實干爭先”的奮進姿態跑出城鄉品質提升“加速度”,為黃巖打造共同富裕區域標桿貢獻寧溪力量。
日前,“寧川里”共富市集項目負責團隊穿行于各店鋪之間,詢問經營狀況與需求建議,持續開展市集優化提升工作。
這片如今集商業、觀光、休閑功能于一體的濱河綜合體,過去曾是一片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臟亂差閑置場地。據悉,該項目于2025年1月啟動建設,整體規劃主要涵蓋商業與街景兩大體系。其中,商業體系包含共富市集、特色店鋪等業態,街景體系則涉及風貌改造提升及休閑裝置設置。目前項目已全面完工,商業部分在寧溪“二月二”燈會期間已正式開啟營業。
蝶變的背后,離不開寧溪鎮的主動作為。該鎮與上鄭、嶼頭、富山實行片區組團發展模式,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做強做活鎮域經濟。這一發展思路在“寧川里”共富市集上得到了具體體現——“一鎮三鄉”的資源在此實現了有機融合。
“我們經過多方勘察選址,最終確定了這塊場地。在后續建設過程中,我們廣泛征集了‘一鎮三鄉’的知名景點與特色元素,將其轉化為地雕或地圖式浮雕鋪設于地面。”寧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林程回憶道。
在“寧川里”共富市集,“寧川里”西部農產品展銷店堪稱一大亮點。這里匯聚了來自“一鎮三鄉”的優質農產品,從新鮮的果蔬到蜂蜜、綠豆面、番薯肚肚、筍干等特色農副產品琳瑯滿目。
“寧川里”共富市集運營負責人黃平軍介紹,以往季節性農產品的供應時常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如今,依托展銷店搭建的銷售平臺,有效拓寬了銷售渠道,切實幫助農戶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現下正值玉米、花生等季節性農產品上市,展銷店已將其及時上架,助力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手中。
“寧川里”共富市集也吸引到一批外出村民返鄉創業。微醺寧溪酒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主理人陳燕玲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對留鄉發展的前景愈發篤定。“目前店里經營狀況不錯,尤其是周末和節假日,客流可觀,生意紅火。”談及創業成果,陳燕玲言語間滿是欣喜與信心。
片區組團發展模式下,一系列項目正穩步實施。其中,半嶺溪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涉及寧溪、富山,沿途經過11個行政村,沿岸居民約1.5萬人,耕地約5000畝,其治理河道總長度約10138米。項目規劃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也已完成75%的建設進度。
“這個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待寧溪鎮最后一個點位整治完成,我們應對汛期將更有保障。”寧溪鎮副鎮長陳靜說。
眼下,長潭水庫“一鎮三鄉”組團產業提升發展項目、黃巖區西部生態共富和美鄉村精品片區項目、宋渠直街改造項目等也在有序推進。共富路上,黃巖西部正協同做大項目、做強項目,凝心聚力推動山區高質量發展。
寧溪鎮黨委書記郭韜韜表示:“原先以鄉、鎮為單位,整合成以片區為單位后,通過項目來撬動片區的組團發展,特別是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把各鄉里的自然稟賦優勢,跟寧溪的集散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