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區創新探索共富新路徑,以長潭湖共富“菜籃子”工程為抓手,將西部山區生態優勢串鏈成金,通過整合優質農產品資源,構建“訂單農業+溯源保證+品牌銷售”全產業鏈條,推動特色山貨從“藏在深山”到“走進餐桌”,為山區共富注入強勁動能。
近日,長潭湖共富“菜籃子”工程農副產品城區旗艦店門口,臨時搭建的特色農產品展銷平臺熱鬧非凡,西部六鄉一鎮農產品“7天樂”巡回銷售活動在此火熱舉行。各具特色的展臺如同連接城鄉的“窗口”,富山的高山牛肉、平田的鐵皮石斛、茅畬的藏香豬、上垟的麥面、大米等優質農副產品及麥鼓頭、火燒餅等特色小吃按鄉鎮分批亮相,吸引眾多市民選購!耙郧耙艿轿鞑可絽^購買,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山貨,太方便了!笔忻裆蚓愓f。
活動現場人氣爆棚,茅畬藏香豬2小時內售罄,西瓜、小番茄等時令鮮果攤位前也圍滿顧客,7天展銷既讓市民品嘗到地道鄉村美味,也讓西部特色農副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盎顒有麄魍茝V力度大,生意遠超預期,首批農產品一個半小時賣完,緊急補貨后又很快售空。”茅畬鄉九紫溪農耕文化園負責人梁士來感慨。
長潭湖作為臺州主城區300萬人口的飲用水源,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標準,但西部庫區曾面臨“守著金山難變現”的困境。盡管山區農產品品質上乘,卻因規模小、分散,缺乏品牌、包裝和標準,難以實現價值最大化。
我區緊扣中央及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落實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縮小“三大差距”實踐,將西部山區“生態共富”納入重點戰略,以做強特色共富產業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今年3月,黃巖城發集團聯合西部六鄉一鎮82個行政村,共同注資成立臺州黃巖長潭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依托“企業+村集體+村民”模式,整合生態種養資源,構建從標準化生產到品牌化營銷的全鏈條產業體系。
“所有產品均經嚴格篩選,與西部六鄉一鎮21個基地簽訂框架協議,實現全程可溯源。”公司負責人陳軍介紹。農戶除售賣農產品外,還可通過土地入股拿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產業分紅得股金等多渠道增收,公司部分分紅收益還將用于反哺全區低收入農戶。目前,公司股權結構為城發集團持股59%、西部六鄉一鎮持股41%,后者收益直接分配至82個村,助力村集體增收。
長潭湖共富“菜籃子”工程通過實體化運營,讓西部山區生態優勢逐步轉化為發展勝勢,為山區“生態共富”探索出一條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