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經科局中小企業科始終以“服務企業、賦能產業”為使命,深耕國家級產業集群打造、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安全生產管理等核心領域,憑借卓越的團隊協作與創新實踐,成長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鋒力量,多次獲評“先進集體”稱號。
自2020年至2024年10月,中小企業科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8家、重點小巨人3家、省級隱形冠軍4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28家,推動301家企業實現“小升規”。值得一提的是,我區塑料成型模具產業集群成功躋身國家級行列,這份突破性成就的背后,是團隊日夜奮戰的成果。
謀篇布局:
以攻堅精神打造產業集群標桿
“國家級產業集群申報,不僅是榮譽,更是推動黃巖模具產業升級的關鍵契機!”在申報工作啟動會上,區經科局中小企業科科長陳忠義向團隊下達“動員令”。面對塑料成型模具產業集聚效應不足、品牌價值待提升的現狀,中小企業科迅速組建專項工作組,聯合省工信院、區級部門及行業協會,打響申報攻堅戰。
面對申報材料中“產業鏈協同度不足”的關鍵短板,團隊展開激烈討論。“我們可以搭建數字化協同平臺,整合上下游資源。”成員們的提議引發共鳴。陳忠義立即拍板:“聯系本地軟件企業,一周內拿出初步方案。”經過兩個月的日夜奮戰,平臺雛形初現,成功補足申報材料短板。當黃巖塑料成型模具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名單時,團隊成員激動相擁:“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梯度培育:
以全周期服務構建企業成長生態
“企業成長就像接力賽,我們要在每個階段提供精準助力。”在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研討會上,科室成員們分享工作理念。中小企業科構建起“省科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雄鷹企業”等多維度培育體系,聯合專業機構實施“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針對“小升規”企業,科室創新建立“稅務—統計—經科”數據共享機制。通過數據共享,團隊能精準鎖定培育對象,并同步建立“一企一檔”培育庫。科室工作人員葉言希每日負責跟蹤企業經營數據,看到企業產值增長明顯的情況時,就會上門服務,了解進度,謀劃對該企業的培育方案。
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中,團隊更是主動作為。我區企業很多都有自己的獨門技術,但缺少一個可以提煉總結的關鍵人物,某企業在申報國家級榮譽時,無法準確描述企業優勢所在,無法提煉企業亮點所在,科室負責同志就深入企業,集合企業老板和技術人員,總結技術特點,精準提煉,完成材料上報。最終該企業成功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
底線護航:
以責任擔當筑牢安全與權益防線
“小微企業園安全管理,容不得半點馬虎!”在安全生產專題會上,陳忠義說。針對小微企業園安全隱患,科室首創“專業機構托管+政府動態監管”模式。第三方機構技術人員反饋園區消防通道堵塞問題后,陳忠義帶領科室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整改。在團隊推動下,“每月一排查、每季一演練、每年兩培訓”的全周期管理機制全面落地,轄區小微企業園安全事故率下降70%。
面對企業賬款拖欠難題,區經科局成立專項小組。通過“防范化解”機制,一邊做好被拖欠企業的安撫工作,一邊聯系拖欠主體,積極宣講,該科室成功化解多起欠款糾紛。
從產業集群建設到企業培育,從安全生產到權益保障,區經科局中小企業科始終以先進集體的責任與擔當,扎根企業服務一線。這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團隊,正以實干為筆、以創新為墨,持續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