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具制造“毫米級”的工藝突破到“全鏈條”的智能革新,今年一季度,我區模具企業在轉型賽道上加速奔跑,推動模具產業產值實現近5%的增長,持續擦亮“模具之都”的金字招牌。
走進專業生產中高端汽車燈飾模具的浙江宇亞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上機床轟鳴作響,鋒利的刀具如同技藝精湛的工匠,精準遵循預設參數,從多個角度對模具毛坯進行高速切削,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公司負責人饒有嬌介紹,今年一季度,企業已有約4000萬元訂單,實現了15%的增長,目前訂單已排到三季度。
如此火爆的訂單背后,既是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市場驅動,更是企業對模具加工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宇亞模具的產品展廳內,新下線的塑料產品件令人眼前一亮——其表面完全找不到注塑留下的痕跡。這看似簡單的“無痕”效果,實則凝聚著企業研發團隊兩年多來的心血。
設計部負責人朱建雄表示,通常情況下,注塑過程中需要設置數個直徑1亳米左右的注膠口,這些注膠孔會影響汽車整體美觀,隨著客戶對外觀要求不斷提高,縮小注膠孔成為技術攻關的重點。為攻克這一難題,研發團隊開展了成千上萬次實驗,在注塑口尺寸和注膠位置上進行“毫米級”的精細調整。
“我們曾嘗試側邊進膠,但出現串色問題,后創新采用倒裝模具技術,將注膠口隱藏在產品側邊翻孔內。”朱建雄介紹道,雖然這讓生產工序復雜程度增加了20%,調試難度也大幅提升,但成功實現了產品表面的完美呈現。
這項技術突破不僅顯著提升了產品品質,更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了市場競爭力。憑借這項“獨家本領”,宇亞模具成功進入吉利、比亞迪、蔚來、小米等眾多知名品牌的供應商白名單。饒有嬌透露,自去年攻克這項技術以來,已為企業帶來500多萬元訂單。預計今年營收將從去年的1億元增長到1.2億元,實現20%的跨越式發展。
當宇亞模具以技術創新打開市場新局面時,我區模具產業的另一龍頭企業——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則在智能制造領域開辟出了全新賽道。走進凱華模具的生產車間,看不到傳統生產線上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AGV小車有條不紊地搬運金屬件,經過生產線的精密加工,一塊塊金屬原料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的模具。每件產品都被賦予專屬編碼,生產數據實時同步至企業智庫“大腦”,生產進度、產品質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不久前,凱華模具“模塑一體化未來工廠”成功入選2024年浙江省未來工廠培育企業名單,成為我區乃至全國模具行業內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智能制造升級帶來的成效立竿見影:企業交付周期同比縮短10%-30%,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今年一季度,凱華模具海外訂單同比激增25%,其中汽車模具需求尤為旺盛,東南亞、歐洲市場的客戶占比攀升至45%。
“新能源車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新產品開發不斷推進,企業訂單也隨之水漲船高,僅一季度企業產值就增長了15%。”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過說。
模具產業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我區模具生產總量占到了全國的10%。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迅猛發展、車型更新換代不斷加快的有利形勢,我區積極作為,從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實施產業鏈強鏈補鏈等多個方面入手,為模具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黃巖模具以服務好、價格優、響應快著稱,今年行業訂單暴漲,部分企業承接能力不足。為此,政府從平臺建設、人才招引、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四個方面發力,全力幫助企業破解難題,有效推動企業實現裂變式發展,為模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區經信科技局副局長蔡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