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年受到的行政處罰剛剛滿足公示半年要求,就接到執法人員的通知,說可以進行信用修復,他們還教我們如何線上預約指導,不用出門就完成了信用修復申請。”我區一模塑企業負責人說。
近日,我區以信用修復驛站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推廣“預約式”指導服務,通過“主動告知100%觸達、線上申請一鍵預約、執法人員上門幫辦”的全鏈條“三管齊下”模式,推動行政處罰企業信用修復從“被動等待”向“主動幫扶”轉變。
何為“三管齊下”,“一管”線下,在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設置信用修復驛站,企業可到場咨詢并由工作人員幫助操作。“二管”線上,企業可通過微信“掃碼”獲取信用修復攻略,然后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浙江)對照操作。“三管”上門,只要企業通過浙里辦APP“省心助企”平臺,搜索涉企“預約式”指導服務專欄,即可找到集成咨詢、預約、建議等入口,可預約執法隊員上門指導信用修復。
據悉,對于一些企業因輕微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的,企業在最短公示期滿后可以于當日在線上申請“預約式”指導服務,執法人員便會上門幫助企業完成申請修復操作,助力企業信用重塑。
“過去企業怕處罰,現在更怕修復慢。”區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科負責人張健坦言,傳統信用修復存在流程長、材料雜、多頭跑的問題,導致企業可能錯失招投標、融資等關鍵機會。為此,我區聚焦企業痛點,推進信用修復驛站建設,加強符合修復條件的行政處罰案件告知,并開通線上“預約式”服務申請。同時,相關部門后臺壓縮了修復申請的審核時限,一般案件審批由原來10個工作日左右,壓縮到3個工作日,做到應修快修,提高信用修復效率。今年以來,我區已指導60余家企業完成行政處罰信用修復申請。
“去年以來,我們一直推行三書同達制度,現在企業辦理信用修復再也不需要往返多個部門,‘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信用政策解讀、業務咨詢、修復指導等一站式服務。”區綜合執法辦副主任盧凌星說道,“今年以來,我們大力推廣‘預約式’指導服務,信用修復只是其中的一項,企業有任何辦理審批、許可、擴大再生產、項目引進、工程開工、罰后咨詢幫扶、信用修復等需要,都可通過浙里辦APP線上申請實現執法人員上門指導服務需求。”
近年來,我區強化互動治理理念,從企業視角出發,把政府“干的事”與企業“盼的事”精準對接,推動執法部門和企業協商共治。一方面,強化源頭預防理念,立足利企便民,堅持關口前移,做好預防性監管和預約式指導,通過“浙里辦”預約通道,全面提升涉企行政執法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加強整改幫扶,推行“三書同達”、信用聯動修復、經濟社會影響評估、聯合會商等舉措,聯合指導幫助企業以最低成本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