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值得驕傲的是,飛船上蘊含著諸多黃巖制造元素,從舌尖上的太空餐盒,到航天員探索宇宙的“眼睛”,黃巖制造用科技創新展現了實力與責任擔當。
在北洋鎮的浙江祥瓏食品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供應航天員用餐的餐盒正源源不斷下線。此次為神舟二十號任務,企業準備了三款餐盒:100克裝、200克裝以及專為面食設計的餐盒,可滿足20多種主食的裝納需求。
為圓滿完成此次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任務,企業針對面食類食品,創新推出了可注水餐盒,通過巧妙設計注水孔,完美平衡了熱水注入、氣體排出與液體密封的問題。“考慮到航天員對粉絲、面條的喜好,我們進行了技術調整。太空中無法直接倒熱水,注水孔的設計實現了水進、氣出、水不流出的效果。”浙江祥瓏食品容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卿說。
“航天級”餐具在透氧率、密封性、耐壓強度等方面要求極為嚴苛。與傳統金屬餐盒相比,祥瓏的產品加熱更便捷,單個餐盒從合作之初的60克減輕到24克。由于采用多層共注技術,一個餐盒由熱封層、阻隔層等5層組合而成,不僅抗壓性能優異,還能在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延長食品儲存時間。
“米飯類食品容易變質,我們的產品能保證一年保質期,在極限條件下甚至可確保三年不變質,加熱后仍能保持鮮米飯的米香味。”陳華卿拿著一盒已經保存了一年的米飯展示道。
2016年,該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浙江省科技型企業認定,成為中國航天員中心指定的航天食品包裝研發定點單位。目前,企業已著手開展針對月球環境的食品包裝研究,為未來深空探索儲備技術。“我們正針對不同工作環境,包括月球地面的引力情況,研究航天員的營養補充配套方案。”陳華卿說。
除了“太空餐盒”,黃巖制造的頭盔面罩模具也為神舟二十號航天員提供保障。在黃巖智能模具小鎮客廳,頭盔面罩模具生產企業——黃巖景田模具有限公司,將珍藏的神七宇航服頭盔面罩研制任務紀念模型捐贈給了小鎮客廳。
該模型采用與真實航天服相同材質的面料,是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的見證。“這個模型是國家航天局贈予對航天事業有貢獻的科研單位。”公司總經理王若成表示,該模型的布料與航天員航天服材質完全一樣,是企業合作的第一款產品,希望通過在模具小鎮展出,讓更多人了解黃巖模具和浙江制造。”
小鎮客廳內還陳列著多款航天員出艙佩戴的同款面罩,這是企業根據中國航天需求研發的系列產品,包括艙內、艙外頭盔面罩及頂部防護罩等七副模具。其中,面罩是航天員在太空活動時觀察外界的關鍵,需在極高溫和極低溫的極端環境下保持性能穩定,同時要像人的“眼睛”一樣提供清晰視野,對品質要求極高,需確保航天員佩戴時擁有與裸眼無異的視覺體驗。
“面罩高透光,表面均勻度的差距不能超過頭發絲的十分之一,通過高分子鏈分布,能防御200攝氏度的溫差。”王若成說。
2010年,景田模具憑借動車組車燈燈罩模具項目的出色表現,與鄭州大學國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等單位建立合作,承接了航天員頭盔面罩模具生產任務。十多年來,從神舟九號到神舟二十號,企業不斷迭代技術,推動航天面罩產品在使用壽命和安全性能上實現質的飛躍,全面實現國產自主研發替代。“以前我們采用進口鋼材和加工設備,現在已改用國內自主研發的鋼材和生產設備。研發模具的效率也大幅提升,從原來的一年縮短到現在的三個月就能完成一整套航天員面罩模具的生產。”王若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