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也是豐收之季。智慧農業為我區柑橘產業注入新活力,眼下,多個品種柑橘迎來上市期。
在位于北城街道云尚村的臺州蘭欣果業有限公司種植大棚內,黃澄澄的“黃美人”柑橘掛滿枝頭,農戶們正忙著采摘。“今年是第一年投產,4000棵預計產量一萬多公斤。”公司負責人鄭輝介紹道。
“黃美人”又名“愛媛68號”,屬愛媛系列晚熟雜交柑橘優良新品種,3月成熟,單果重200至300克,果皮橙黃易剝,果肉脆嫩化渣,高糖低酸,果香濃郁。“普通果一公斤40元左右,高端果均價50元一個,目前已售出約7500公斤。”鄭輝說。
在區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的指導和智能化技術的雙重加持下,這位“85后”新農人展現出了專業的種植水準!拔覀冇弥腔坜r業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方式,用智慧監測把脈柑橘生長。這幾年我們還使用了有機肥,枝條修剪也很講究,F在果園里一邊忙著豐收,一邊開展春耕,兩不誤!编嵼x說。
另一邊,新前街道前洋村文秀家庭農場的50多畝無籽沃柑也迎來豐產期。為實現四季豐收,農場引入智慧水肥一體化、智慧物聯網等設備,將采收期延長至6月,解決了;ū9妥实偷入y題。
“通過創新水肥與樹體管理,無籽沃柑實現滿樹掛果。”區農業農村局果樹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徐建軍說。
柑橘產業的繁榮是黃巖智慧農業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黃巖以種源中心建設為支點,劃定萬畝蜜橘核心產區“保護區”,開發“黃巖智慧果園一張圖”數字化服務平臺,為柑橘生產提供精準方案,降低成本超10%。同時,推廣淺加溫熟期調控、設施大棚完熟栽培等技術,全區橘園農藥、肥料減施30%以上,優質果率提高12%,走出綠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作者】: 記者 章鳴宇 【編輯】:朱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