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整平機器人化身為“精準工匠”,以毫米級的超高精度輕松駕馭混凝土澆筑;墻面噴涂機器人成為“藝術大師”,勻速噴涂乳膠漆;搭載AI算法的無人機如同“空中哨兵”,用“火眼金睛”實時捕捉工地動態……近日,在西城街道二環西路東側的項目建設現場,由智能機器人組成的“超級戰隊”大顯身手,建筑行業正迎來“賽博搬磚”的全新變革。
“設置好噴涂流程,一鍵啟動,大大簡化了操作流程,施工效率是傳統人工作業的6到8倍。而且,噴涂更均勻,觀感更佳。”中巖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機器人領航員王飛表示,對于一線操作工人來說,還能減少噴涂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再比如地面整平機器人,長三角地區已有單體項目面積超2萬平方米的應用。”他侃侃而談。
建筑行業是當前數字化、自動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傳統建筑行業依賴密集勞動力,但受人口紅利逐漸消退、艱苦危險的行業環境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愿意進入工地“搬磚”。
“人機協同取代人海戰術,這是大勢所趨。”中巖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彪一語中的。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前瞻認知,中巖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鏈主企業”身份入駐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致力于智能建造和城市數字經濟建設。
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位于臺州重要的地理坐標“三江口”,是黃巖區“永寧江科創帶”上的一顆明珠,更是臺州入選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關鍵載體。在產業園,一塊全國首創的“智能建造動態沙盤”尤其醒目,建筑機器人、無人機巡檢、智能升降機等設備在虛擬工地上穿梭,能直觀展示從設計到運維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巖數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ZYCloud智能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數字基座,架構起建筑產業全鏈條的神經中樞,實現了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的算力貫通。
在此過程中,園區是企業的“創新實驗場域”,企業則是園區的“技術策源引擎”,二者構成“場景供給-價值反哺”的共生閉環。
目前,臺州市智能建造產業園正在拓展智能建造邊界,世聯網絡、妙蛙科技等智能建造科技企業相繼入駐,中國智能建造標準研究院加速孵化。產業園二期規劃已經出爐,將聚焦智能建造硬件全流程,打造完整產業鏈,并深度參與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
“隨著智能建造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帶動全行業轉型升級,從而推動黃巖從‘制造‘向’智造‘躍遷。”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楊文廣表示。
就像多米諾骨牌,第一張牌已經推倒,以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為主導的連鎖反應正在重塑各行業的競爭“圖譜”。
在公元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管道智能工廠里,自動化元素涵蓋了投料、拌料、軋碎、造粒、集中供料、輸送、包裝七大系統,實現從原料投入到產品輸出的全自動化控制;浙江長瓏車燈股份有限公司的總控室,猶如一個腦子聰明、眼疾手快的工程師,將經驗數據化,產品的不良率從3%降到了1%以下;黃巖智能模具小鎮的產業大腦搭載了模具指數實時發布、危廢管理、產能共享等一系列子場景應用,貫通塑模行業上下游產業數據鏈體系,實現政府、企業、平臺協同互動……在黃巖這片熱土,民營經濟已點燃技術聚變引擎。
未來已來。眼下,黃巖聚力產業創新,堅持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個具有黃巖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