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近年來,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方向,黃巖昂揚“小縣立大志、小城創大業”的氣魄,一任接著一任干,積累了不少優勢。然而,身處“優等生”云集的長三角,“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是我們必須長期面對的現實。特別是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區域競爭更加激烈,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六干”給我們提供了遵循,也指出忠誠是標定干事創業的航向。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險和磨難,但任何困難都沒有壓垮我們,任何敵人都沒能打倒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對黨和人民忠誠始終是一切實踐行為的邏輯起點,不解決忠誠這個基本信念和基本立場問題,實干擔當就一定會出問題。
拉高“警醒度”,在思想上“提神”。“欲事立,須是心立。”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警醒,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比如,黃巖近年下大力氣引進了一批十億級、百億級產業項目,如何實現謀劃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又如,怎樣充分發揮改革關鍵一招作用,以改革實戰實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要作好這些答卷,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要認清形勢,在“我們有什么”“我們要什么”“我們干什么”上做到心中有數,堅決杜絕“人云亦云、淺嘗輒止”,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避免走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
增強“信仰度”,在精神上“補鈣”。信念如樹之根、果之蒂,根衰則樹枯,蒂壞則果落。黃巖下轄19個鄉鎮(街道),村所占比重為89.42%,這意味著基層干部所面對的問題更為紛繁復雜。受所處立場、參照視角、觀念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面臨各種誘惑,產生各種私心雜念。要想“不畏浮云遮望眼”,唯有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用實際行動砥礪“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品格,才不至于忘了戒懼、失了氣節、丟了信仰。
淬煉“純潔度”,在行動上“正身”。忠誠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的,而是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責任是為人民服務。用“廣角鏡”看,要以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為抓手,持續擦亮“永寧優教”“永寧健康”“永寧暢游”“永寧悅動”“永寧幸福”系列民生品牌,推動公共服務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躍升;用“顯微鏡”看,要圍繞“人的一天、人的一生”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在群眾期盼的“關鍵小事”上下足功夫,把一件件“民生小事”辦成“暖心實事”。
唯有忠誠真本色。眺望前方,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牢記囑托忠誠干、以感恩之心抓落實,我們就一定能創造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