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在三門峽市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攝影藝術節開幕式暨第十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今年95歲高齡的浙江日報高級記者徐永輝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殊榮。
1950年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春節,徐永輝在嘉興縣七星鄉二村(今嘉興市湘家蕩管委會)用鏡頭拍下葉根土一家的第一張全家福,從此一直跟蹤拍攝采訪這戶人家的生活變遷,記錄下中國普通農戶的滄桑巨變長達75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徐永輝記者一直把鏡頭對準葉根土一家,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每個重要節點他都要進行專題采訪,撰寫了《一戶人家十年間》《陪嫁的“傳家寶”》《一曲難忘三十年》《一戶人家四十年》《一戶人家七十年》等報道,引起社會強烈的反響。
徐永輝鏡頭中的葉根土是浙江黃巖澄江涼棚嶺村人,舊社會時,曾流浪到嘉興給地主當長工,新中國成立后回到家鄉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徐永輝跟蹤攝影葉根土一家到黃巖采訪百余次,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圖像史料。葉根土一家具有時代感的照片,曾被國家博物館收藏。1994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著名主持人倪萍和徐永輝以展示圖片的形式,向億萬觀眾講述了黃巖葉根土一家的命運變遷和生活變化。2019年國慶節,徐永輝《葉根土一家的70年》系列照片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巨幅展出,以一戶農家生活變遷的例子來呈現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
75年跨度的跟蹤攝影,這不僅在國內史無前例,在國際上也是無人能及,被認為是世界新聞史上的奇跡。曾有攝影理論家這樣評論:“徐永輝開創了富有特色的跟蹤攝影報道,已成為中外新聞攝影史上一面獨一無二、歷時最長、跟蹤最集中、主題最鮮明的旗幟。”徐永輝也因此被業界譽為“中國跟蹤攝影第一人”。
在三門峽市中國攝影藝術館舉辦的徐永輝攝影展,成為此次中國攝影藝術節一個亮點。展覽中,黃巖葉根土一家的全家福讓人心生溫暖。20余幅照片從徐永輝跟蹤拍攝黃巖葉根土一家75年中的千余幅照片中選出,從最初衣衫襤褸、愁容滿面,到蜜橘豐收、笑逐顏開,再到四代同堂、新樓合影的生活變化和精神面貌,分別代表了新中國初期、三年自然災害之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改革開放、新世紀等幾個重要歷史階段,成為極有社會歷史意義的文獻。這些照片講述著翻身農民的奮斗史,反映著共和國由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的歷程,也是展覽中特別動人心弦的環節。
2019年6月,臺州市黃巖區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決定,授予徐永輝同志“黃巖區榮譽市民”稱號,表彰其以70余年的時間跨度關注拍攝一戶農家,在宣傳黃巖、講好黃巖故事,促進黃巖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