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我區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縮小城鄉差距,打造宜業宜居城市的關鍵期,也是黃巖旅游業轉型升級、攻堅克難、突破瓶頸的機遇期。
5月19日,我區召開了首個旅游發展大會,為我區旅游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大發展、大突破、大跨越的機遇。今年截至10月,全區累計接待國內游客401.94萬人,同比增長21.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2.32億元,同比增長27.4%;接待入境過夜游客2.47萬人次,同比增長91.27%,旅游業發展蓬勃有勢。
項目推動構筑高品質的旅游發展基座
如何盤活旅游資源,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我區的做法是:編制完成了《黃巖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黃巖區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等,從戰略全局和產業發展規律上精準定位,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做實做細旅游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宜山則山,宜水則水,宜景則景,宜文則文。要想實現我區旅游業裂變趕超,描繪盛世新圖,只有立足本土實際,基于產業融合的視角,才能形成全域旅游發展的大格局。”區風景旅游管理局局長王英姿說。
的確,方向正確,一切努力才有意義。眼下,頭陀劃巖山風景名勝區一期工程正按照景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有序開展。“在景區原有的基礎上我們將新修建停車場及景區公廁、觀景平臺等基礎設施,預計明年完工并正式對外開放。”王英姿告訴記者。
在上鄭鄉圣堂村仙機峰,將建成華東地區首個以星空文化為主題的公園——仙機峰星光公園,目前正在進行一期工程建設。據了解,該公園總投資約3658萬元,景觀及綠化面積約52500平方米,包括環幕天象廳、天文臺、天文觀測區、露營服務區等項目。建成后,該公園將成為集科普、文化、生態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基地。
“在公園的規劃、設計、施工等各環節,我們都堅持精益求精,力爭將星光公園打造成全區旅游新名片。”上鄭鄉鄉長李浦軍說。
此外,規劃面積2700余畝的鄉根小鎮、全國41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的鑒洋湖城市濕地公園、委羽山道教文化公園等項目也在相繼謀劃并付諸建設;九峰景區通過國家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中國柑橘博覽園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半山村通過了首批省3A級景區村莊評定;東亞山莊創3A級景區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歡樂假日旅行社通過創建三星級旅行社驗收……隨著一系列重大旅游項目和創A評星活動順利推進,我區的旅游品質也在不斷提升,全方位、立體化的黃巖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正在圍繞生態(健康)、宗教、工業三個主題版塊,以文創為手段、以休閑度假為方向、以山水為基底不斷構建。
品牌創建打造黃巖旅游金招牌
好項目可以使旅游品質不斷提升,但旅游業的競爭不僅僅局限于質
量、價格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品牌。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我區在同質化的旅游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區旅游資源的財富和無形的資產。
而素有“中國蜜橘之鄉”之稱的黃巖,“蜜橘”這一特色已成為我區閃亮的金名片。一年多來,區委區政府始終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以全域景區化為方向、“中華橘源·山水黃巖”為主題,努力將我區打造成獨具魅力的文創型山水休閑度假城市、華東地區“慢輕旅游”重要目的地。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11月7日,“2017年臺州·黃巖旅游柑橘節”開幕當天,中國柑橘博覽園迎來了大量游客前來游橘園、品蜜橘。當天,我區還順利通過《黃巖蜜橘十年發展規劃(2017—2026)》評審,該規劃從培育引進柑橘品種、改善柑橘種植技術、擴大柑橘品牌影響、加大政策資金扶持等舉措入手,全力重振黃巖蜜橘產業。
“此次旅游柑橘節將橘文化與旅游充分結合,成效十分顯著,不僅全面展現黃巖自然風光、人文風貌和產業發展的獨特魅力,還亮出了黃巖旅游的金名片。”王英姿告訴記者,“下階段,我們將繼續加強推介力度,推出各種精品蜜橘采摘線路,發揮品牌優勢,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這一點,黃巖鳳來柑橘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德通深有體會,對于未來,他充滿了希望,他告訴記者:“以前橘子批發價只賣一兩塊錢一斤。自從發展旅游后,游客過來,我們橘子一斤能賣到五、六元,品質好的還能賣到十幾元,旅游真正給我們帶來了好處,帶動了農業農村的發展。”
立足于柑橘旅游資源,我區規劃占地2000余畝的“蜜橘風情小鎮”正在按照“一線、兩帶、三個片區”的總體規劃,打造黃長線特色商業街、中干渠濱河景觀帶,以及山頭舟片民情風俗區、鳳洋片橘子深加工區和焦坑村互聯網科創區。此外,南城街道蔡家洋村2000畝的“黃巖貢橘園”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這個高標準優質蜜橘基地將建立健全柑橘生產、銷售、加工、觀光等觀光休閑旅游體系,屆時將重現河道泛舟、船頭采橘的橘鄉風情。
精準營銷開拓黃巖旅游新市場
旅游項目在開發,旅游品牌在創建。全區旅游發展大會之后,我區旅游產業呈現裂變趕超的發展勢頭,舉全區之力發展大旅游已成為我區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因而,利用各種宣傳載體積極“走出去、請進來”,開拓旅游市場,實現旅游市場的精準營銷,帶動百姓增收成了當務之急。
11月6日,區旅游局與市人民政府、市旅游局在九峰公園內共同舉辦了2017年“臺州味·道不完”旅游同業交流會暨家宴活動,吸引了來自澳大利亞、波蘭、荷蘭等十幾個國家的境外旅行商和上海、深圳、廣州、武漢四個城市的旅行商及旅游體驗師、媒體記者等500余人共話旅游發展。交流會上,區旅游局向與會人士推廣了黃巖的特色景區和特色名小吃,并通過騰訊網、環球網對外進行直播,獲得了169萬余次的點擊量。
不僅如此,區旅游局還通過點對點進行精準營銷,以推介會形式“走出去”與當地政府和媒體廣泛開展合作,宣傳黃巖旅游。“11月旅游柑橘節期間,我區還邀請了上海48家旅行商前來踩線并開展黃巖旅游專場推介會,優質的旅游資源獲得一致認可。我們將以此次對接會為契機,以更加開明開放的理念、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推出更多旅游精品,恭迎八方賓朋。”王英姿說。
9月18日,《小城故事》黃巖篇《七十二巷人家》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時長25分鐘的紀錄片,將黃巖最具特色的一面呈現給全國的觀眾。這是黃巖首次高起點在央視做全方位的推介宣傳,對我區全域旅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與此同時,布袋山過大年、潮濟古街鬧元宵、土嶼元宵節、柑橘采摘節、嶼頭枇杷節、院橋楊梅節等各類特色主題節慶活動亮點紛呈,不斷吸引著八方游客來黃游玩。今年以來,我區通過舉辦旅游節慶活動累計吸引游客90.4多萬人次,同比增長80.1%,帶動相關農副產品及餐飲業增收8661多萬元,同比增長42%,對促進全區旅游業,尤其是西部鄉村旅游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逐漸成為我區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