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在九峰論壇發布了一張頭陀鎮某河道的照片,從照片上看,河道不寬,整個河面上飄著一層綠色的“垃圾”。
5月10日下午,記者根據線索趕到網友當時的拍攝地點。在頭陀橋上,記者終于看清了綠色“垃圾”的真面目——茭白葉子,成捆的葉子“大軍”正順著河水慢慢往下游漂去。
見記者在拍照,附近村民立馬湊了上來。“從上個星期天開始,就陸續有茭白葉從上游沖下來,前幾天更多,因為這兩天上游放水,大部分都沖到下游去了。”村民告訴記者。
據當地村民介紹,該河道上游有上千畝茭白田,每年茭白收獲期,有些茭白種植戶圖方便,就把剝掉的茭白葉子丟到河道里。
說話間,記者看到有兩位村民劃著小船前來打撈茭白葉。“我們是鎮里雇來打撈茭白葉的,每天大概能打撈七八百斤左右,能裝滿整整10船。”據打撈的村民介紹,他們只是負責將撈出來的茭白葉堆放在河邊,過段時間還會有人用三輪車一車車運到垃圾站進行處理。
隨后,記者又沿著河道往上游走。就在一處橋邊,還立著“河道保潔人人有責”的宣傳牌。但是這塊宣傳牌似乎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不少農戶還是隨手將茭白葉子扔進河道。
“除了作飼料之外,大部分的茭白葉都會被丟棄,但是附近的垃圾站實在太小了,很難裝下堆積如山的茭白葉子。”一名正在剝著茭白葉的農戶這樣表示。
記者手記:
茭白大豐收固然是件喜事,但把廢棄的茭白葉隨意丟棄在河道中,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僅容易堵塞河道,還可能會破壞河道生態,引起環境污染。最近,我區一直在開展“爭做最美黃巖人、爭創美麗黃巖城”主題實踐活動,有關部門在完善硬件設施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應該想想怎樣提高群眾的環保意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