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連日來,我區各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動力。
東城街道王林洋社區開展“老青結對·薪火相傳”紅色教育活動,組織轄區40余名青年黨員與老黨員走進臺州第一個黨組織紀念館,通過“沉浸式學習+互動式體驗”,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在紀念館,退役軍人姜秀岳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臺州黨組織在革命烽火中誕生的光輝歷程。青年黨員們凝視著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在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里,深刻感悟信仰的磅礴力量。青年黨員許夢蝶不禁感嘆:“這些展品是歷史的無聲見證,更是照亮我們前行道路的精神火炬。”
活動現場,老黨員們還為青年黨員解讀“紅色家風”展區中革命先輩的家風故事;青年黨員則為老黨員演示“展陳新花樣”,幫助老黨員“解鎖”延伸講解;互動體驗環節,兩代黨員共同完成“家風拼圖”,在協作中感悟優良家風的時代價值。
北城街道慶豐社區開展“薪火相傳奮斗同行”主題活動,邀請了黨齡逾50年的老黨員及外賣員等新業態勞動者圍坐交流,共話初心使命。
活動現場,老黨員們的講述成為生動的歷史教材。老黨員張朝友分享了當年“肩挑背扛”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親身經歷,生動詮釋了那個年代共產黨人的實干擔當。他們樸實的話語中,傳遞著對黨忠誠、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
與會人員專注傾聽,深受觸動。“前輩的汗水鋪就了今天的道路。我們崗位雖不同,但愛崗敬業、服務群眾的精神一脈相承。我們定不負時代,不負年華,跑出擔當與溫度!”一位年輕的外賣員代表表示。
“看到年輕一代在各自崗位上拼搏奉獻,我們倍感欣慰。時代在變,但奮斗的精神底色不變。”老黨員張富春感慨道。
此次活動是社區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旨在將紅色教育融入新就業形態群體之中,通過身邊的榜樣力量,引領他們在新時代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區慈善基地聯合黃巖義工協會組織黨員志愿者走進寧溪鎮敬老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孝善初心——慶七一·敬老情”大型公益活動,為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黨的關懷與溫暖。
活動現場,志愿者有的打掃衛生,將老人的房間收拾得干凈整潔;有的仔細整理老人衣物,疊放得井井有條;還有志愿者耐心地為老人修剪指甲,動作輕柔又細致。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志愿者們為他們進行舒緩按摩,緩解身體的不適。同時,志愿者們坐在老人身邊,通過耐心陪伴與傾聽,用真誠的交流為老人們帶來心靈慰藉,敬老院里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在健康關懷方面,由協會聘請的醫護黨員及專業醫護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健康知識宣講與愛心義診,為老人提供免費血壓、血糖測量服務,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并根據測量結果給予個性化健康指導,幫助老人們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掌握科學的養生方法。
“愛心午餐”環節更是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黨員志愿者們將熱騰騰的餃子送至老人手中。用餐期間,志愿者們全程陪伴在老人身邊,細心為老人調味添湯,讓一餐一飯都飽含著濃濃的溫情。
我區不少鄉鎮街道則以豐富多樣的文藝形式,傳承紅色基因,抒發愛黨情懷。
在西城街道梅園社區,“紅歌頌黨恩奮進新征程”主題文藝演出在扇子舞《五星紅旗》中拉開序幕,鏗鏘旋律與激昂舞姿瞬間點燃全場熱情。三句半《講講民法典》、歌舞《紅色娘子軍》、詩朗誦《七一的獻歌》等節目輪番上演,既有對黨百年光輝歷程的深情回顧,也有對新時代幸福生活的熱情謳歌。
其中,由鄉村大使與社區居民自導自演的原創節目收獲居民連連點贊,穿插的消防安全宣講、黨史知識搶答及全場合唱等環節,互動滿滿,將演出推向了高潮。
“我入黨已經有30多年了,看到這樣的演出,非常感動,特別是全場合唱紅歌。我的眼睛都濕潤了,真切感受到黨與人民血脈相連,我們要永遠追隨黨的腳步。”梅園社區居民王慶保說。
在江口街道第二小學,“慶七一·頌黨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文藝晚會暨江口街道文藝輕騎兵巡演舉行。
演出現場,《有一首歌》《又唱瀏陽河》《北京金山上》等節目接力上演,表演者們以真摯演繹,從旋律、情景等不同維度,抒發對黨的深厚感情。
除此之外,戲曲、舞蹈、走秀等形式多樣的表演也輪番上陣,多元節目為群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整場晚會,老中青三代表演者同臺,18個節目不僅生動展現對黨的感恩敬意,以貼近群眾的巡演模式,把紅色文化送到家門口,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在天佑城,“慶七一·頌黨恩”暨新前街道文藝輕騎兵巡演火熱上演。
演出通過歌唱、舞蹈、小品等節目,以激昂旋律、動人舞姿和鮮活故事,展現黨的光輝歷程與黨員為民初心。數百名市民駐足觀賞,他們紛紛用手機記錄精彩瞬間,現場氣氛熱烈。
“歌舞表演都特別震撼,讓我們一起重溫黨的歷史,希望以后能多辦這樣的活動。”市民陳佳歡說。
在院橋鎮前后宅村文化禮堂,“慶七一”主題文藝晚會吸引了周邊數百名村民前來觀賞,大家在精心編排的節目中感受紅色精神與鄉土文化的交融碰撞。
前后宅大鼓隊踏著《最炫民族風》的節奏,整齊劃一地敲打著大鼓,瞬間點燃現場激情。傳統舞龍節目《彩帶龍》緊隨其后,兩條金龍在鑼鼓聲里翻飛,龍身紅綢與黨旗交相輝映。獨唱《再唱山歌給黨聽》飽含深情,廣場舞《火火的中國》展現鄉村活力,快板《新風贊》等節目用年輕化方式傳遞感恩之情。黨員代表與全體演員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引發全場觀眾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