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黃巖區南城街道十里鋪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汪立新忙得腳不沾地,嘴也起了泡!皥@區的進度要實時跟進對接,暑期的文化活動安排也要跟上,還有梅開苑小區的水電驗收得盯著……”他掰著手指細數待辦事項,手機里彈出的工作群消息還在不斷閃爍。
當園區開工的號角吹散小作坊的粉塵,當筆筆村賬推送至村民微信,當返鄉青年扎根共繪村韻……“十里春風煥新顏”的范式,在這片土地有了更具象的注釋——一個掛牌整改的“后進村”,用短短5年時間,不僅跳出“低散弱”傳統產業窠臼,更蛻變成了省級紅色根脈強基示范村,為浙江萬千村莊淬煉出“產業破繭、善治筑基、文化凝心”的振興新樣本。

十里鋪塑智產業園效果圖


產業破繭鍛造新動能
鋼鐵巨臂起落間,機械轟鳴作響,黃巖區十里鋪塑智產業園日前破土動工。對這個村莊而言,破開的不止是盤桓三十年的土地困局,更是產業發展的桎梏。
“十里鋪三岔路口東往路橋,西通院橋,北貫黃巖。做物流,我們村當時是排得上號的!蓖袅⑿孪萑牖貞洝I鲜兰o九十年代,依托104國道穿村而過的交通優勢,村里聚集起數十家物流企業,大小貨車晝夜穿梭。
但是,由于村內可用于開發建設的土地少、宅基地分配等歷史遺留問題,加之村民對干部信任度低,這個“通衢之村”在近三十年里陷入“發展休眠”。
轉機發生在2021年。當時,內環快速路傍村而過實現通車,十里鋪村“兩委”班子履新啟航,深入貫徹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力促推動棚戶區改造異地安置小區項目,推進“土地整理+項目導入”雙輪驅動,讓沉睡的土地資源逐漸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活棋”。
僅一年時間,首批安置別墅進入樁基施工階段。趁熱打鐵,南城街道積極爭取,黃巖區第三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在此落戶。眼下,正集結轄區百余家塑料日用品作坊,成立“十里物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強村公司推動傳統塑料產業向“共富鏈”轉型。
“必須跑起來,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蓖袅⑿逻@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作為“永寧更新”工改的關鍵落子,占地215畝的塑智產業園,其一期的“工業上樓”項目從啟動到掛牌,僅用118天,一舉刷新了黃巖區同類項目出讓的最快紀錄。
從直接效益看,園區每年可為十里鋪村帶來30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更深層的價值是產業能級、人流資源、配套服務三重維度的發展躍升。
產業破繭,十里鋪村正從交通樞紐的舊標簽中振翅而出,迎來新生。
善治筑基蹚出和美路
要問十里鋪村“逆襲”的秘訣是什么,汪立新簡明扼要地拋出“六字訣”:公開、公平、公正。
“百姓健身房乒乓球拍兩副85元”“垃圾清運400元”……每月定期,村民的微信都能收到村“兩委”推送的“三務”公開電子賬單!稗k事越透明,我們越安心。”村民陳鵬的感慨,印證著透明治理重塑的干群信任——當每一筆開支都曬在明處,曾經的猜疑便化作了支持。
同樣,作為全村重大工程,梅開苑小區項目從規劃到分房召開了28場議事會,吸納了47條群眾建議。針對抓鬮分房的公平性質疑,村民共同商議出“兩輪抓鬮+全員同步”方案,最終536間安置房分配實現零投訴,讓“村里咋干事,大家說了算”從口號變為現實。
在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民情議站”被安排在一樓最開闊的空間,這是前置敞開式的村干部集中辦公區!按迕耠S時來,我們都在,這里就是群眾‘家門口’的‘解憂站’和‘調解室’!蓖袅⑿抡f。
在十里鋪村,“民情議站”不僅僅是一塊牌子、一個公共區域,它已成為村民心中解決問題、守護公平的堅實堡壘。自“民情議站”設立以來,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項均堅持“幫理不幫親、遇事講規矩”原則。這一原則如同磐石,牢牢扎根于每一項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務處理之中,確保了村務決策的公開、公平、公正。如梅開苑小區水電鋪設時,干部們頂著烈日逐戶核對管線規劃;征地補償款發放前,三番五次召開議事協商會議,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完善分配方案;五年間實現矛盾糾紛“零越級上訪”,即便是那些盤根錯節、令人望而卻步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在議站搭建的平臺上,通過一次次坦誠布公的對話、一輪輪基于事實和法規的協商、一份份凝聚共識的解決方案,找到了消解的路徑。
正如南城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劍偉所言:“十里鋪村的實踐證明,基層治理沒有捷徑,唯有把‘三化十二制’刻進骨子里,把‘公正、服務’擺在明面上,才能生長出鄉村振興最堅實的根基。”
文化凝心繪就鄉韻圖
前不久,2025年黃巖區“越來越有戲”村戲大賽在十里鋪村黨群服務中心掀起熱潮。臺上,《紅樓夢·元妃省親》的華美戲服流光溢彩;臺下,不僅有聽得入迷的老戲迷,更擠著不少舉著手機直播的年輕人。
這場熱鬧的曲藝賽事并非偶然——高蹺、傳統戲衣制作、抬閣、陡門宮廟會等市級非遺項目歷久彌新,越劇折子戲、三句半、戲曲小品每月輪番上演,音樂噴泉的水幕里映著橘香梅韻,移民地名館展示著黃巖各村鎮的遷徙脈絡……村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鄉韻也越發悠長起來。
關于文化凝心的故事,在十里鋪村還有很多“下半場”!斑@邊區域是留給‘青咖驛站’的。”十里鋪村黨委副書記汪金增的安全帽上沾著木屑,他指向黨群服務中心前方的廣場,“產業園旁邊那塊空地,正在建設‘一老一小’日間照料中心,百姓健身房也已引進了年輕的運營團隊!蔽幕瘋鞒信c社工志愿服務有機融合,“小候鳥踏戲承薪”等志愿服務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開展著。
“住上小別墅,每月養老金準時發,閑時看看家門口的戲,這好日子以前可不敢想!83歲的胡鳳英老人瞇著眼笑,細密的皺紋里藏著滿足。
近年來,南城街道黨工委深入貫徹黃巖區新時代村級治理“三化十二制”,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著手發力,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三大牽引性項目抓手”及村莊建設的“動力引擎”,推動資源在基層整合、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民心在基層凝聚,持續譜寫基層智治、產業發展、文化繁榮融合發展“三部曲”,這“三部曲”并非各自獨奏,而是在黨建引領的指揮棒下,相互交融、協同共振,最終匯聚成一首激昂嘹亮、振奮人心的“鄉村全面振興新樂章”。
如今,“十里春風”不僅是一句詩意的注腳,更成為十里鋪村可觸可感的幸福實景,而這個“煥了新顏”的小村落也將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繼續闊步前行。
(圖片由南城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