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梅汛期,黃巖交旅集團搶抓施工窗口,穩步推進區水利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八期)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區水資源配置能力,保障城鄉供水“生命線”、筑牢農業灌溉“壓艙石”。
在位于頭陀鎮中岙村的后坑山塘綜合整治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清淤作業,為下一步的壩體加固與防滲處理奠定基礎。一旁,施工人員則有條不紊地為上游壩坡鋪設預制六角塊護坡。
“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一周就能完成上游壩六角塊的施工,然后進入庫區的壩頂施工。”區水利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八期)現場施工負責人邵偉國言簡意賅地介紹道。
后坑山塘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承擔著下游村民的日常灌溉。然而運行多年,未曾整體加固,存在防洪能力不足、無水位觀測設施等安全隱患,被確定為“病險”山塘。整治后,設計洪水標準1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20年一遇。
據了解,本次共有7個山塘被列入區水利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八期),整治內容涵蓋大壩壩頂及上下游壩坡整治、溢洪道整治、原壩下涵管改建等多個方面。其中,平田鄉桐嶺頭山塘、新前街道張二灣山塘、頭陀鎮小屯往山塘、頭陀鎮山后坦山塘、院橋鎮塘嶺頭山塘5個項目整治工程被列入2025年省政府民生實事水利項目。
“目前,院橋鎮塘嶺頭山塘項目已經完工,還有三個項目正在施工中。針對梅汛期,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序,力爭保質保量完成整個施工任務。”黃巖交旅集團區水利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八期)負責人張章信表示。
按照計劃,平田鄉桐嶺頭山塘、頭陀鎮山后坦山塘、院橋鎮塘嶺頭山塘、頭陀鎮小屯往山塘、新前街道張二灣山塘5個山塘主體工程將于今年9月底完工,總體工程將于明年3月底全部完工。
【作者】: 記者 施佳麗 通訊員 蔡紫慧 【編輯】:朱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