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恰巧出生在黃巖,而非北京、上海,或者是北方的某個小城?略一思索,發現這個問題過于玄妙、深奧,不宜深入。
既然生長于黃巖這片土地,它的味道、樣貌,乃至萬種風情,自然熟稔于心。
黃巖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甜略大于酸。要說齒頰生津首推橘子。說起黃巖的橘子,那是見過大世面的。唐代,乳橘進貢皇室;宋朝,得“天下果實第一”之美譽;現代,黃巖被稱為“中國蜜橘之鄉”。這份履歷,真正是輝煌燦爛。2020年秋天,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公布了“黃巖蜜橘——世界蜜橘之源”藍皮書研究成果,論證了黃巖蜜橘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蜜橘之源。這直接奠定黃巖蜜橘在蜜橘界的始祖地位。但據說中間也沉寂過,這一般叫沉淀、蟄伏。
黃巖蜜橘品種繁多。從本地早、無核橘、椪柑……到后來開枝散葉繁衍出的紅美人等。從秋天到第二年早春,你基本上可以沉醉在這種酸甜可口的味道里。
論起這酸酸甜甜的味道,要是PK的話,排名第二的當屬東魁楊梅。東魁楊梅來頭那也是大得很。據權威媒體報道:國內所有的東魁楊梅都出自黃巖。在黃巖區江口街道東魁村,栽種著一棵180多年樹齡的母樹,基因測序顯示,這里就是東魁楊梅的始祖地,黃巖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的“中國優質楊梅之鄉”。入夏,楊梅季來臨,作為土生土長的黃巖人,少不了要好好地享用東魁楊梅。吃東魁楊梅最肆意逍遙的方式是,提一籃(注意,一定是要一籃)東魁楊梅放客廳茶幾上,搬一小凳子坐在楊梅前,開吃了……再放點電視、電影、音樂啥的,讓五官同時享用,那真是妙不可言!
臺州數年連續被評為“幸福城市”。作為主城區之一的黃巖的酸甜味道肯定為幸福版圖增彩增色不少。
季軍嘛,枇杷當仁不讓。枇杷又分白沙枇杷和大紅袍。白沙口感細膩清甜,大紅袍肉質略顯粗獷扎實。枇杷不僅口感佳,而且樣子很可愛,手感圓潤光滑,大紅袍色澤黃中透紅,白沙黃中透水。
在黃巖的水果界,不得不提的還有桃子。桃子是水果中的美人,是偶像派兼實力派。黃巖的桃子,那也是大紅大紫過的。疫情前,黃巖連續數年舉辦北洋毛坦桃花節,那場面,引來佳人騷客無數。“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游客猶如蝴蝶精靈穿梭于桃林,“人面桃花相映紅”。不知誰襯托了誰,誰又美了誰,除了桃花的光彩炫目、桃子的甜蜜滋潤,在桃樹上采點桃膠或向桃園的主人買點桃膠帶回家,夏天,煮一鍋桃膠,放入冰糖、薄荷,再冰鎮下,那就是夏日的心頭好。若想配置高點,煮桃膠時加入幾枚鴿子蛋或少許燕窩,那真正是集顏值、美味、營養、體面于一身了。桃樹滿身都是寶,怎叫人不愛呢!
在黃巖,讓你流口水的水果還有不少,比如嬌貴一點的藍莓、草莓等,以及樸素點的西瓜、甜瓜等,這些都是可以到果園里現摘現吃的。
黃巖的酸甜味道綿延四季,久久遠遠,惹人纏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