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潭水庫庫區大隊執法隊員整裝待發,由水上分隊聯合各陸地分隊,開始全區域、全方位的執法檢查。
長潭水庫是臺州百姓的“大水缸”。作為臺州市民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常年提供穩定、優質的飲用水。
今年5月以來,氣溫逐漸升高,長潭水庫非法垂釣現象日漸增多。不少垂釣者利用空閑時間,在長潭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非法垂釣。
為此,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長潭水庫庫區大隊作為水庫一線的執法隊伍,依法嚴查各類涉水、涉環境的行政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守護水源安全。
“凌晨四五點,非法垂釣的現象比較多。小部分非法垂釣人員心存僥幸心理,認為我們已經下班,可能存在執法力量空白,但是實際上我們是24小時值班。”執法隊員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游泳、垂釣或者從事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在巡邏過程中,針對個別在庫區進行非法垂釣的人員,執法隊員現場予以制止。
“各組注意:婁岙村附近一人、楊家莊附近兩人,圖片及定位已上傳,立即前往現場執法。”工作群里彈出的消息,指引庫區大隊機動組人員前往現場處置。從共享監控信息到現場處置驅離,總用時僅20分鐘。
執法隊員介紹,以前他們采用傳統的機動車巡邏方式,耗時長、效率低。現在利用庫區共享的46個監控點位,97個高清攝像頭,可以精準定位現場,科學編排人員,高效驅車定點執法。針對高山密林,庫區大隊利用駐點無人機,對難以驅車前往的“釣點”進行巡邏,讓非法垂釣行為無處遁尋。
隨著氣溫升高,長潭水庫周邊游人增多,一線執法壓力增大。庫區大隊加大科技執法力度,充分利用無人機、天眼監控系統,發揮態勢感知,對非法垂釣、游泳等違法行為易發區域,劃定無人機巡查路線,對水庫進行不間斷的全域巡查,實現對違法問題看得見、定位準、反應快、取證清、抓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