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西城街道作為我區“南拓”戰略的主戰場之一,重點工程多、任務重。為保證各項重點工程順利推進,該街道全面夯實黨的建設,積極探索實施項目+黨建新機制,以“獅團攻堅”練就一批能吃苦、能干事的基層鐵軍,推動黨員干部在城村雙改、五水共治、道路建設等工程一線凝心聚力、攻城拔寨。自去年全區破難攻堅全面開展以來,西城街道的重點工程建設喜訊頻傳、戰績斐然。
嚴管厚愛,黨員干部更有向心力
去年是我區破難攻堅項目的開局之年,西城街道全體黨員干部上下齊心抓工程、趕進度,掀起一股“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熱潮。該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連森告訴記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需要鐵軍,這一年,該街道出臺相關政策,狠抓黨風黨紀,黨員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最終轉化為黨員干部強大的執行力、戰斗力。
強大的戰力源于制度的夯實。2016年,西城街道就出臺了《關于建立落實從嚴治黨和管理村(社)干部“十條紅線”的制度意見》,用“十條紅線”明確了對黨員的工作內容與主題責任。張連森介紹,在2016年“十條紅線”的基礎上,2017年街道又進一步完善黨員干部問責機制,建立文明城市創建專項考核獎懲等各項制度。“我們結合重點工程項目、中心工作,對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分派了工作任務計劃,要求全體動員,全力推進,對工作不力、責任不擔的黨員干部嚴肅問責。”張連森說。
對于不履行職責、不配合重點工作的黨員,街道紀工委和組織部門將對其進行誡勉談話,督促其履行職責;與此同時,該街道還創新機制,通過開辦街道黨校支部,對于多位在重點工作中配合不積極的黨員,實行“回爐教育”。“經過黨校再教育,讓這些黨員干部都能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自覺把自己言行與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接軌、統一。”西城街道組織委員張曉麗說。街道黨校支部開課至今,已有24位黨員在街道黨校支部學習,取得良好效果。
強調在前,追責在后,西城街道對履職不合格的黨員堅決敲響警鐘,亮出底牌。目前,共計問責28人次,對5個村開展農村基層作風巡察,全年查辦黨員違紀案件19件。
根植基層,棘手工程破難有勁
橫河村是西城街道的大村之一,去年6月,該村被列為我區南拓戰略中“城村雙改”的關鍵節點之一。張曉麗告訴記者,橫河村整村改造關系到浙東健康城未來的落地,對于全區南片的發展十分關鍵。在沒有安置房和過渡房的情況下,憑著一張規劃效果圖,街道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只用了3個月時間,說動了近530戶村民,順利完成全村改造的簽約任務。這其中,黨建工作是工程推進的穩定器之一。
在橫河村,“作坊多,違建廠房多”的現象格外突出。長期以來,靠著廠房租賃,當地村民賺得盆滿缽滿。對于征遷,大多村民意愿并不強烈。因而,征遷工作尚未開始就面臨巨大阻力。不僅如此,該項目缺少過渡房、安置房,無疑又給當地干部做好征遷動員工作增添了一層難度系數。
面對如此棘手的征遷,當地黨員干部迎難而上。“由村主職干部牽頭,村‘兩委’班子和基層黨員共同發力,我們組成整村改造破難攻堅的戰斗堡壘。”張曉麗說。全村52名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簽訂了協議。此后,這52名黨員干部又下沉到一線,“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挨家挨戶宣傳政策,反復游說做通村民思想工作。
在政策處理過程中,要面對村民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黨員干部不得不硬著頭皮,當起“老娘舅”。“有一戶村民家庭成員之間的產權歸屬十分復雜,征遷開始以后爭吵不斷,我們前后至少上門15次,抽絲剝繭般把各家利益一點點劃分出來,用了近2個月才把這戶協議圓滿簽下來。”張曉麗說,在她看來,在政策允許范圍內,保障每一位被征遷戶的合法利益,是征遷順利推進的關鍵。
在橫河村村部,公告欄上張貼著的整村改造簽約進度表十分醒目。表格里,村里每一位黨員干部的名字赫然在列,這些黨員負責包干的村民是否完成簽約一目了然。“因為項目時間緊、難度大,我們實行掛圖作戰,規定每一個干部都要在限定時間完成分派到的任務,并實時更新進度上墻。”張曉麗說。這樣的進度表,不僅時刻督促黨員干部認真履職,同時也將協議簽訂過程公開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村民疑慮,有力推動該村簽訂工作進展。“哪家簽了,哪家沒簽,各家拿了多少錢,享受了什么政策,這些信息,每個村民都能在村部查到。”橫河村黨支部書記管顏才說。
優化服務,干群關系更融洽
去年12月,霓橋金村整村改造項目“倉促”上馬,有別于其他村的改造,該項目啟動前期缺少扎實的輿論基礎。可讓村干部們意外的是,全村對于拆遷改造工作極其配合,轄內3個自然村的房屋丈量、資料收集等工作成片推進,進度之快、秩序之穩,令人稱奇。
霓橋金村地處沈海高速西側,地理位置欠佳,再加上村里缺少自留地、村留地,當地群眾以散戶種植為主,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近年來,周邊村莊一個緊接著一個改造,一個個重點工程項目紛至沓來,這一切都令該村村民們羨慕不已。于是,當村干部們挨家挨戶宣傳動員整村改造時,出現了全體村民舉雙手贊同的動人一幕。“我們相信政府,愿意配合政府做好工作。”采訪中,不少村民表示。
“可以說,村民們是爭著搶著讓我們去做丈量評估的。”霓橋金村黨支部書記鄭銀海十分感慨。霓橋金村村民朱治明常年在外務工,當他得知整村改造的消息后,便第一時間趕回村里配合工作人員開展丈量。
不僅如此,在整個丈量過程中,西城街道工作組和村里“兩委”班子均悉數到場,村民們的疑問、需求都可以在現場答復、解決,可能出現的干群矛盾第一時間被妥善處理。干部服務到位、工作仔細,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認可和配合,也為項目推進打開了方便之門。“我們每天晚上回來想的都是第二天要去哪幾家、完成多少戶,而不是想著這一天有哪些地方要返工重新做工作,整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駐村干部林呂張說,短短16天內,全村447戶村民,共計620間房屋全部丈量完畢。
在完成了全村房屋丈量后,鄭銀海他們服務群眾的腳步并未停歇。在資料收集的環節上,由于村里青壯勞動力大多在外務工,留守人口以老年人為主。為了方便群眾復印提交相關文件資料,村里特意出資買了3臺復印機,免費供村民使用。
“群眾‘張張嘴’,干部勤跑腿,在西城街道各項重點工程順利推進的背后,項目黨建工作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鄭銀海表示,未來西城街道還將繼續做好項目黨建工作,全力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為譜寫“兩個高水平”黃巖篇章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