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村回訪記:受夠了喧囂的你,來這里小住幾天吧
2016年07月13日 09:26
來源:
今日黃巖
這些年,我們走出家鄉,或許去過很多地方,看過無數風景,遇到過很多人,但最美的風光,仍是我們記憶里的青石道板、虬枝崢嶸的古樹、碧綠滴翠的峰林以及那些錯落有致的古村農房。
距離城區約三十公里的嶼頭鄉沙灘老街,狹窄的巷子深深淺淺,布滿青苔的墻面透著絲絲清涼。街道兩旁,民間味道悄然綻放,靜待來客,米酒店、豆腐店、饅頭店、竹編店……家庭式的作坊生產,讓粗放型的加工方式回歸傳統。
若是一兩年前的沙灘村,你準看不到,也感受不到這般古色古香,充滿文化氣息的老街巷,因為這兒的細微美是一種高度的“還原”,是老舊建筑在新理念下的活力再生。沙灘老街上,設計工坊致力于服務嶼頭現代農業、旅游產業、“美麗鄉村”等項目的建設與設計;沈雷名家剪紙工作室,就地取材創作一系列展示柔川風貌的藝術作品;三徑書吧里,看書中“顏如玉”,盡享歲月安寧;蘊味茶生活,沏一壺好茶,聽水流的聲音,品一品香茗、論一論茶道,看窗外風起花飄落……
當久居高樓大廈,受夠了喧囂的你,來到“全新”的沙灘老街,你或許會驚嘆這兒的美麗,感慨這兒的貼心。在街尾“小憩”隱墅,三層五間農家老屋改造的或復古,或田園,或小清新的房間讓你緩下腳步感受老街的“厚度”。等精神佳了,你還可直奔隔壁的“似水年華”,點一杯小酒,聽著輕柔的音樂,望著潺潺流水中一條條肥碩的紅鯉魚歡快嬉鬧,坐上一個下午……
盡管,陸續回歸的傳統商鋪為沙灘村的歷史增厚了文化底蘊,但正在籌建中糧宿、柔川書院、青年驛站……均給人無限地期待。
(本版部分圖片由嶼頭鄉人民政府提供)







【作者】:
張靈雙 屠錦櫻 王金熙
【編輯】:
王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