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各村(社)、社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街道社會化工作,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參與社會治安巡邏防控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形成警民聯防、齊抓共管的大巡防工作格局,有效遏制"兩搶一盜"等侵財型案件的多發態勢,營造和諧穩定的治安環境,決定在本街道推進"警民聯合巡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始終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按照防范社會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緊密的、互動的警民聯合巡防隊伍,進一步健全基層群防群治組織,強化對社會面巡邏管控,有效遏制侵財型案件的多發勢頭,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轄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二、目標任務
以防范侵財型案件的發生為主攻目標,始終保持對盜搶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構建多層級、梯次化的巡邏防控力量配置模式,實現社會巡防力量“分兵屯駐、機制牽引、自主經營、配合協作”全覆蓋的工作局面,確保轄區侵財型案件同比去年下降10%。要求以下各行政村、經聯社(大樹下村、羅家匯村、新堂村、岙岸村、東路村、下埭頭村、路邊村、雅林村、羽山村、橫河村、匯江村、羽村村、半洋張村、西洋鄭村、后洋村、半洋洪村、大橋經聯社、五洞橋經聯社、寧場經聯社)組建15人的巡防中隊,在公路沿線重點村、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村(社)及治安復雜村(社)建立常態化警民聯合巡防機制,其他村、社也要視情組建一定人員、數量的巡防隊伍。
巡防中隊主要任務:
1、開展巡邏、設卡、守候等治安防范工作;
2、協助抗洪搶險等緊急事件處置;
3、協助街道辦事處開展重點工程推進工作;
4、協助政府、派出所開展流動人口管理工作;
5、協助開展消防監督、社區戒毒等工作。
三、組織機制
為確保工作實效,成立西城街道警民聯合巡防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工委書記張連森任組長,黨工委副書記牟建文,黨工委副書記曾體國,黨工委委員、城西派出所所長徐海峰任副組長。同時成立黃巖西城街道警民聯合巡防大隊,由曾體國任大隊長,周志軍任教導員,吳學平、馬賢均任副大隊長,負責警民聯合巡防工作的具體實施。大隊設指導監督辦公室,由馬賢均任辦公室主任,由張皓明任辦公室副主任,作為西城街道警民聯合巡防大隊的直接指揮督導機構,開展經常性的業務指導和工作督導,并對各巡防中隊(義務巡邏隊)工作業績開展年度考評。各村(社)建立巡防中隊,村(社)主任任中隊長,轄區片警任指導員,治保主任任常務副中隊長,同時設立若干名小隊長負責日常的帶班巡邏工作,各中隊在本村(社)或新黃巖人中素質較高的人員中自行推薦巡防隊員,再由派出所審核確認。
四、運行機制
1、要求組建巡防中隊的村(社)購置不少于5輛的警用電動車。
2、實行AB崗制,確保各中隊每夜開展巡防任務時每組不少于5人。
3、根據城西派出所預警,在案件高發時段或復雜區域開展針對性巡防工作。按照互惠互利、聯防聯控的原則,由指導監督辦公室負責統籌本防區內的巡防力量和巡防安排,做到人力資源和巡防成果效益最大化。
4、每夜召集一次各中隊巡防隊長碰頭會,由城西派出所領導通報昨晚的治安情況,并收集各地其他治安實況,同時部署當晚巡防任務。
5、建議各村(社)按每人每夜50元的標準發放值勤餐費,經費由村(社)自行解決。
5、其他具體安排詳見防區工作安排子方案。
五、培訓機制
大隊成立后,各巡防中隊每月派出1名巡防隊員到城西派出所參加跟班培訓,由城西派出所民警對巡防隊員進行法律及業務知識等業務培訓,同時大隊部每年組織一次全體巡防隊員的隊列集中訓練。
六、督查及獎勵機制
大隊部及城西派出所每晚派出一名民警對各中隊的巡防情況開展督查,對未開展巡防或巡防不到位的中隊開展通報批評,并將督查情況通報給各村(社)書記、主任,同時建議該中隊取消當晚的隊員夜餐補貼。對于巡防中表現突出并抓獲犯罪嫌疑人或違法嫌疑人員的,經城西派出所刑事拘留的由街道辦事處獎勵人民幣500元、行政拘留的獎勵人民幣200元。同時開展全年度的評先獎勵活動,先進個人報請區政法委、區公安分局授予治安榮譽獎章、先進集體報請街道辦事處進行獎勵。
中共黃巖區西城街道工作委員會
201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