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路經澄江街道下灰洋村的人們都會驚喜地發現,昔日的殘垣斷壁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廣袤平整、路渠縱橫的標準農田。下灰洋村的明顯變化,當歸功于該街道的老宅基地復墾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住房開始向公路沿線、中心村集聚,大量農民外遷,原有的許多建設用地只留下斷垣殘壁,周邊雜草叢生,既浪費了大量土地資源,又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整治村莊環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切實解決土地供需矛盾,澄江街道邀請相關部門經過勘察和論證后,于去年啟動了下灰洋老宅基地復墾工程。
此次復墾面積35畝,需拆除老屋61間,具體涉及地上作物清賠、房屋拆遷補償、廢渣清運、土地平整、道路建筑、開溝開渠等諸多操作環節。在街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得到村民們的普遍支持,順利推進。經過復墾,下灰洋可凈增耕地面積33.71畝。
在現場,筆者看到35畝的老宅基地除了4間老房未拆外,其余已拆除并清理完畢,土地大部分已平整,溝渠修筑已初具陣形。“整項工程到3月下旬全部完工,建成后將是田成方、路成行、渠相連的標準農田格局。”街道有關負責人說。
該村干部告訴我們,下灰洋村是蔬菜種植專業村,復墾后,會全部種植各類時令蔬菜,村民們將得到最直接的受益,村里的環境也將大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