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黃巖攝影師王敏智無償為環衛工人拍攝新年照,連續兩年為近40對環衛夫妻送上別樣的新春禮物。
1月7日上午,我區退伍軍人黃峰在浙江省中醫院成功捐獻132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濁液,成為我區第17例、浙江省第747例、2022年全省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高橋街道下浦鄭村村民鄭永江是臺州泰隆銀行的一名普通廚師,連續11年默默資助寧夏同心縣貧困孩子,幫助實現“大學夢”
1月15日,南城街道消防隊隊長徐杰在休假時路經十里鋪河邊,發現一女子輕生跳河,第一時間縱身跳入冰冷河水,將其成功救起
1月16日,6歲小男孩管宥哲在路過一家店鋪時發現花盆被踢翻,毫不猶豫上前將花盆扶起并排列整齊,這一暖心舉動被媒體廣泛報道,得到網民一致點贊
1月19日,愛心理發師陳杰將房車改造成的“流動美發車”開進黃巖北洋鎮瑞巖村,專門為那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理發,送去溫暖和關懷
春節期間,黃巖攝影師王敏智無償為環衛工人拍攝新年照,連續兩年為近40對環衛夫妻送上別樣的新春禮物
臺州市交通警察局直屬二大隊三中隊民警管春華,每日凌晨5點便扛著掃把上山,五年如一日風雨無阻自發清掃方山石道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車間副主任陳小兵入職以來,從一名普通技工做起不斷學習進取、挑戰自我,迅速成為修鉗工中的佼佼者,之后與鉗工結對幫扶,培養出一批高技能核心團隊
11月19日,浙江勝利塑膠有限公司員工陳方亮上班途經江口街道江口村山后洋河道時,跳入河中拯救輕生女子,并呼喊群眾馬上報警。因救援及時,輕生女子沒有大礙
11月17日,黃巖客運中心保安員張蘇華與同事王喜喜在防疫檢查時撿到一只紅色行李包,在多方尋找失主未果后,將行李包交到二樓服務臺妥善保管,并成功在第三天交還到失主金某朋友手中
南城街道璜山頭新村村民任順法今年63歲,他雖以干苦力為生,5點就要外出,卻對101歲老母親始終牽掛,每天外出前必定前往看望母親,為其整理家務,查看健康,持續20年風雨無阻
10月7日,寧溪鎮舉行2021年鄉賢獎學助學大會,對3個教育工作先進單位、41名優秀教師、60名優秀中小學生、25名大學新生及研究生、博士生進行表彰,發放獎學助學金20余萬元。
上鄭鄉下廟村村民王永華在得知村里有低收入農戶王永學心臟有問題需要吸氧,但其吸氧機老舊需要更換,主動自己購置吸氧機為其安裝更換。
嶼頭鄉衛生院院長李榮龍堅守初心二十三年,始終踐行“病人的生命大于天”的錚錚誓言,堅持親力親為,服務村民,身背藥箱走村串戶為村民送醫送藥。
江口街道景苑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志強從2009年9月23日第一次獻血起每年主動獻血,13年來從無間斷,獻血量達5000毫升。獲浙江省無償獻血榮譽證、“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
黃巖區連續五年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心面包”公益行動,“瑅貝客”“特焙滋”等商家以及區慈善義工協會陸續加入,將面包分送給環衛工人、室外其他勞動者以及殘疾人。
7月23日上午,寧溪鎮金林村石花嶺受臺風“煙花”帶來的局地短時強降水影響,突發小流域山洪,寧溪鎮干部、派出所民警和消防隊員搭起“生命之繩”,依次或背或抱救出6名受困群眾。
8月27日,經過5個小時的采集,區紅十字救援隊隊員王海斌在浙江省中醫院成功捐獻了27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濁液,成為我區第16例、浙江省第71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7月1日晚8時,新前街道峰丘村一位老人不慎掉入河中,新黃巖人羅清武聽到老人呼救,毫不猶豫摸黑下水,與周邊群眾一同將老人成功救起。
上鄭鄉黃坦村78歲老黨員王天和堅守“只要有我在,他們就不用擔心沒飯吃”的承諾,5年來無論是刮臺風還是下暴雨,堅持每天按時給村里的五保戶送飯。
上鄭鄉仙石村76歲村民王金花,在丈夫去世后的12年內,帶領子女們照顧因意外導致下半身行動不便的伯伯陳金正的衣食起居。
4月19日,永寧公園工作人員陶荷福在永寧江綠道進 行日常巡邏,途徑頭陀鎮鳳洋村黃巖柑橘博覽園路段時,發現 有人落水。他顧不上脫掉衣服,直接躍入永寧江中,成功救起落水市民。
12月15日,80歲的許老伯昏倒在地,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科的護士林雪君路經此處,擠入人群對其連續進行心肺復蘇,并協助之后趕到的院前急救人員進行運送。
12月17日,旅客姜女士不慎將行李箱遺忘在黃巖客運中心的客車上,車站工作人員羅衛星一邊安撫一邊多方聯系,成功取回行李,到家后的姜女士從遼寧寄送一面“愛心永存品德高尚”錦旗和一封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
12月22日,區慈善義工協會聯合眾愛心商家連續4年開展“愛心早餐”暖冬活動,為在寒冷的冬日里辛勤勞作的“城市美容師”送上溫暖和關愛。
東城街道紅四村網格員蔡帆,每日奔走在村內的各個角落,排查安全隱患,收集民情民意,讓網格內的問題個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獲評“全省優秀網格員”稱號。
區中醫院援川醫師何燕主動前往四川松潘縣2年半有余,她放棄晚上和節假日的休息時間開展高強度工作,并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先進、科學的治療方法傳授給松潘的醫務工作者。
浙江潤蘭科技有限公司拿出一部分生產線上銷售緊俏的口罩,趕在復學前向區實驗小學捐贈一萬只口罩助力學校復學。
浙江錦天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茅畬鄉開展“冬日送溫暖”活動,為13名家庭困難的學生們送上了暖心的禮物,并為該鄉10多名孤寡老人和困難老人送去了油、米等生活必需品。
7月24日晚,永寧江畔一位孕婦輕生跳水,北城街道妙兒橋居民符天倫與長塘村村民虞廣良兩人毫不猶豫跳入水中合力將其救上岸。
7月22日,下崗工人湯恩祥在桔鄉苑小區門口撿到錢包,內有手機、銀行卡,現金兩萬多元,他守著錢包苦等在原地,最終全數歸還。
臺風“利奇馬”正面襲擊臺州,寧溪鎮上檜村遭遇山體滑坡,溪流改道直沖民房,上檜村黨支部書記方軍輝帶隊轉移群眾,凌晨3點放心不下再次外出巡邏,歷時一天共轉移危舊房人員90余人,使得該村沒有任何一名村民傷亡。
池幼章秉持著“辦企業利國利民”的思想,40年堅持發展實業,年逾八旬仍活躍于生產一線,成功入選中國好人榜。
新前街道嶼新村婦女主任方雪飛不辭辛苦地照顧八十九歲高齡公公的日常起居,每日貼心照料癱瘓的婆婆毫無怨言。
2月8日,在西安飛往臺州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突發胸悶、氣促癥狀,情況危急。當時在同一航班上的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楊心宇伸出援手,實施萬米高空救人。
2月3日,南城街道十里鋪村一阿婆在南官河邊洗衣服時不慎落水,本村復員軍人王西榮隨聲音發現落水阿婆,二話不說跳入冰冷的河里將人救回。
1月14日,黃巖客運中心客車司機王慧明拾到錢包一只,內有現金1730元、銀行卡以及社保卡等十多張,他第一時間聯系失主何金龍并將情況報告車隊,當日下午便交回到失主手中。
2月20日,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隊員蔡霖杰等人在橫街路發現一輛小四輪車發生自燃,執法隊員當機立斷疏散周邊群眾,并借助附近銀行滅火器,迅速滅火。
上鄭鄉毛家村村民黃春鳳10年如一日照顧同村精神病人葛荷香,后又多方努力為其尋到養老院免費提供住宿和照顧。
上鄭鄉下鄭村村民黃春鳳十年如一日照顧同村精神病人葛荷香,后多方努力,請來媒體報道,找到一家養老院免費提供住宿并定期前來照顧。
西城街道錦江社區主任俞文飛30年扎根社區,帶領社區整治幾十年環境頑疾,邀請沈寶山藥店、紅十字醫院等“兩新”組織定期提供醫療義診、免費維修、相親介紹等十余項項目,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
25歲的年輕姑娘章晶晶只身來到新前街道七里村擔任專職鄉村護士,6年如一日照顧全村900多名老人,呵護3800余名村民健康。
10月4日下午,一女子因救兒子陷入池塘不見蹤影,新前小學蔡文迪老師跳入水中經過四五次努力終于撈到女子,并竭盡全力將其帶回岸上;新前派出所民警袁峰對失去心跳的女子心肺復蘇,并警車開道順利將其送往醫院。
10月18日凌晨兩點,南城街道十里鋪村網格員張國平睡夢中聽到落水者的哭喊,與同村網格員一起找到落水者后毫不猶豫縱身躍入河中將落水者救起。
平田鄉寮前村村民辛慧古道熱腸,多年來不計報酬,免費幫助村內老人維修家電。
9月26日,綜合行政執法局西城中隊執法隊員潘晨在黃長路撿到錢包,原地等待10余分鐘最后聯系派出所尋回失主。
北洋鎮聯群村村民林素平22歲時莫名突發半邊面部肌肉萎縮,之后又因血管瘤落下左手肢體殘疾,幾經磨難卻身殘志堅,憑著一股韌勁,創辦日用品企業,籌建殘疾人工療站,接納、幫助、關愛更多的殘疾工友,為他們送去溫暖和力量。
江北渠道管理所新江閘管理點守閘員柯岳君在18歲應聘上崗成為守閘人,42年以水閘為家只在家睡過2晚,在崗位上默默付出未曾出過半點差錯。
8月28日13時05分,4歲男孩張浩麒玩耍時不慎掉進了池塘,新前街道西范村施加體、施建國、施建軍和施榮斌4位村民合力僅用4分鐘將孩子從死神手中奪回。
院橋鎮后宅村73歲老人章正楣堅持不分家,幾十年如一日照顧103歲高齡母親,與母親同睡一房貼身照顧,喂飯遞水,洗澡擦身,讓老人頤養天年。
院橋鎮浦口東村村民陳令寶身患重病,受到村民們的募捐救助得以走出困境,現家里稍微寬裕,夫妻倆自發將善款歸還給捐款者,并將沒領取回的善款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回報社會。
7月5日,上鄭鄉鄉級消防隊員巡邏回鄉途徑石墩村至毛家村的轉彎路段時,發現一受傷昏迷的老人和小孩,李衛軍馬上背起老人,和王亦明等消防員一起火速開車將老人和孩子送到最近的寧溪衛生院急診室,直到老人和孩子家人到來才悄然離去。
沙埠鎮沙埠葉村村級網格員洪曄光,雖已年逾古稀,卻依然身兼數職,既當文書,又當出納;既是調解員,也是維修工……每天奔波在為民辦實事的第一線。用多年的付出,詮釋了一個基層網格員的責任和擔當。
5月6日黃巖中學高二(10)班袁紳杰在曙光路水立方門口發現一位摔倒老人,他不假思索扔下行李飛奔上前將老人扶起,不留姓名轉身離去。袁紳杰的善舉,展現出了年輕一代扶危濟困、樂于助人的精神風貌。
5月22日,茅畬鄉上街村村民楊建月在西邊村發現一位老人昏倒在地,臉色蒼白,失去知覺,她馬上扶起老人為她揪痧直至清醒,隨后又自掏腰包喂老人喝下藿香正氣水,確認無礙后悄然離去。
5月17日,浙JT2926出租車司機蔡金法拾到錢包,內有大量現金、外幣、銀行卡,價值10多萬元,在金錢面前,他沒有動搖,主動聯系失主歸還。
黃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翁燕敏,在工作之余,主動利用業余時間義務為流浪者尋親,幫助16名流浪者點亮回家路。
3月16日,黃巖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王志勇在時隔9個月后,再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絕癥男孩,成為全省第二位實現二度捐獻的志愿者。
2月27日,三位不留名的江口外來務工人員撿到江口街道太陽新村婦女主任丟失的手提包,內有全村的戶口本、失土保險等重要資料,經多方努力,守候已久的三位新江口人將手提包交還失主,并謝絕了物質報酬。
4月18日,江口街道草坦路村村民吳禮具在駕駛途中,遇到一輛貨車起火,他見狀不顧危險,迅速靠邊停車并從后備箱取出滅火器參與滅火,在他的幫助下,火勢最終得到了控制。
區行政服務中心大廳保潔員張春英打掃時發現一只無人看管的手提包,內有駕駛證、銀行卡和現金五千余元。張春英絲毫沒有猶豫立即上報并通過駕駛證尋回失主。
1月28日,頭陀鎮店頭老酒廠附近一阿婆因干農活暈倒,頭陀派出所民警吳志勇趕往現場立即跪地對阿婆進行心肺復蘇、嘴對嘴做人工呼吸十幾分鐘,雙腿不斷打顫仍不放棄,直至救護車到來。
2月6日至2月10日,黃巖義工協會設置外東浦、濱江、引泉路三個愛心早餐發放點,在五天的時間里,為城區400多名環衛工人送上2000多份愛心早餐。
2月10日,新前街道辦事處內,“新黃巖人”阿卜杜喀迪爾?阿力木江連同黃巖以及路橋溫嶺少數民族同胞自掏腰包,將三百多份愛心物資分發到環衛工人的手中。
1月30日,中華保險黃巖支公司職工張嘯風上班途中遇到一場車禍,一位年輕姑娘大腿血肉模糊,骨頭外露,張嘯風毫不猶豫及時送醫,成功保住姑娘性命。
11月17日,頭陀鎮南岙村村口一阿婆不慎溺水,沒有了呼吸,區公安分局頭陀派出所民警李利恩在雨中跪地人工呼吸,心肺復蘇半個小時,將她從死神手中“搶”回。
12月7日下午,北城長塘村村民趙慧在臨海白水洋前莊村釣魚時,聽到呼救聲,立即跳進水塘救起66歲失足落水的章阿婆
12月17日,一名5歲左右的小女孩不慎落入了九峰人民公園雷鋒志愿亭旁的河道中,一旁巡邏的保安隊長余華毫不猶豫地縱身跳進冰冷的水中將其救起。
臺州友聯出租車公司浙JT2772司機顏云法撿到價值5萬元以上的豪華VERTU手機主動交還失主。
外來媳婦蒙春鳳嫁入澄江鳳洋村,全家7口除她外均患重癥,生活治療全靠她一人,但她未曾拋棄,以自身柔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風雨飄搖的家庭,一家人和睦親善。
西城街道團委、婦聯在下埭頭村文化禮堂開展“愛心圖書漂流捐贈”活動,現場共收書400余本,將送至和合書亭、愛心書吧、愛心小屋、留守兒童之家等地方供市民借閱。
10月22日,平田鄉山頭下村一老人過橋時不慎失足跌落橋下,當地夏春鳳等路過村民一起把老人從橋下抬到路面,并由潘法根夫妻用私家車將老人送至黃巖中醫院救治。
院橋鎮繁榮村村民王利娟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癡呆公公和肺癌晚期丈夫,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著這個不幸的家。
上垟鄉沈岙村村支書王俊昌著手制定《村規民約》、殫心竭慮重振沈岙竹筍品牌,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路。
8月17日晚上,寧溪鎮一位老人不慎踏入深水區導致溺水,兩名大學生出手相助,王安濤毫不猶豫跳水將老人救上岸,潘柏地為老人做心肺復蘇使其恢復呼吸,隨后馬上送到醫院進行急救,如今老人已無大礙。
黃巖區7月21日全面鋪開愛心小屋活動,短短五天便接收來自市民捐贈的衣服、書本、玩具共計一千余件。
院橋初級中學學生陳強罹患白血病無力治療,院橋初級中學全校1000多名師生踴躍捐款達31000多元,東家峰村全村干部、群眾紛紛慷慨解囊共計16000多元,同時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愛心款14.4萬多元。
8月13日,友聯浙JT2935出租車司機陳天嘗拾金不昧,將裝有八千多元現金、一臺蘋果手機以及一些重要的資料的皮包歸還失主。
高橋街道下浦鄭村村民鄭雪芳與婆婆林美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扶持,40年朝夕相處唱響婆媳佳音。
區裝飾建材行業協會的愛心人士在頭陀鎮中學開展第二屆捐資助學活動,向學習優秀和進步較大的88名學生每人頒發200——1500元不等的獎學金和書籍,共計3萬元。
4月27日,澄江街道仙浦汪村一女士休克躺倒在地,滿口是血,北洋鎮中心衛生院王玲珠和沈笑笑兩位護士迅速實施胸外按壓等心肺復蘇搶救,直到救護車趕到才如釋重負,默默離開。
茅畬小學老師徐華霖從2010年開始擔任抗戰時期黃巖縣委機關舊址義務講解員,7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為參觀人員講解黃巖黨史資料,平均每年達60場以上。
6月18日上午,一位八旬老人在黃巖二橋上不慎摔傷口鼻出血,路過市民胡雪飛上前相助,為老人拉起車衣擋雨,并隨后與眾人一起將老人抬上警車送往醫院救治。
臺州公交集團公交巴士公司車隊管理員吳錫福十年里堅持“以站為家”,獨自一人維護、保障上垟片區公交線路安全平穩運行,筑起上洋鄉村民出行平安路。
在黃巖打工的河南籍女子不慎遺失辛苦積攢的15萬元現金暈倒路邊,城西派出所民警緊急追查,僅3小時便尋回“巨款”。
3月15日,區中醫院行政人員王敏來到北京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男孩捐獻220毫升造血干細胞,成為我區第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上鄭鄉蔣東岙村“誠信阿婆”陳蓮鳳8年省吃儉用,一分一厘積攢終替離世親兒還清8萬元債務。
沙埠鎮環衛工人謝友國拾金不昧,撿到現金4000多元歸還失主張先生。
3月13日,因車禍腦死亡的湖南籍男子吳克達在臺一醫獻出一肝二腎雙角膜,將幫助4名病人重獲新生。
平田鄉官田村村民施桃紅主動承擔幫扶中風癱瘓大伯的重擔,在照顧到自己家庭的同時照顧年邁的婆婆、稚嫩的侄兒,并自己墊付醫療費來回醫院治療大伯。
我區星美影城開展免費愛心觀影活動,邀請四百多位城區一線環衛工人觀影,共慶“五一”。
年過六旬的鄭新法是我區梅園新村的公共自行車站點管理員,春節期間依然堅守崗位,至今已經連續五年在崗過春節。
1月12日,新前派出所舉行臟物返還儀式,現場向失主返還被盜騙的電動車、腳手架、衣物、現金等物件,共計十萬余元。
2月5日,88歲老黨員蔣月明在黃巖農村合作銀行臨古分行門口撿到一只藍色錢包,內有現金、身份證和一張5000元整的存單,經多方聯系交還失主虞冬香。
溫嶺退役全國武術冠軍吳奕嫻,利用假期在院橋鎮四聯村開辦中國武術培訓班,義務為村里的小孩授課。
春節期間,千余名一線環衛工人堅守崗位,冒著嚴寒清掃、清運生活垃圾,其中安徽籍65歲環衛工人張秀玲連續18年在街上過年。
2月22日,十里鋪發生火災,山后村志愿義務消防隊及時趕赴現場救火,隊員張國志被高空墜物砸斷右手手筋,在院期間仍不忘救火使命。